数千年来,茶树的利用一直定位于饮料作物,人们对茶树品种的选择,都倾向于产量高、品质优的树种,因此形成了茶树“清一色”绿叶树种的格局,即使在现代园艺植物大发展的时代,茶树彩色化进展依然处于“冰冻期”。
针对特异种质资源匮乏、创制技术缺失、创制方向不明的实际,2004年,在宁波市农业、科技等主管部门支持下,由宁波市黄金韵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和宁波、余姚两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联合组成茶树种质创新团队,以宁波黄金韵茶业科技公司茶园基地发现的黄色茶‘黄金芽’为基点,启动了珍稀特异茶树种质创制、基础与应用创新研究。经过2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创制出上千份彩色系列化茶树种质,从中选育出获得彩色茶树品种认定的有30个,包括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5个、省级良种2个、待审品种3个,完成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并向全国推广的有7个,从此开启了我国茶树种质彩色化时代。
彩色茶树是指新梢色泽呈黄、白、橙、红、紫、黑等颜色的茶树种质类群,是宁波市近年来茶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进展。色彩缤纷的彩色茶树诞生,直接影响到种质创制、鉴别、育种、育苗、栽培、加工和产品及其评价等现有技术的创新需求,有望使茶的应用空间变得更加广阔,让茶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彩色茶树色系代表性新梢色泽
01白色系
主要源于白化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休内叶绿素含量大幅减少的同时,类胡萝卜素含量也相对较低,叶色呈白色或近白色。按白色程度分,有雪白、白色、玉白等不同程度。白化程度越高,颜色越白,生命力越弱,全株纯白色茶树几乎不可能持续生长一个生长周年。白色系的白化表达往往依赖于低温诱导,呈阶段性白化特征;在新梢白化阶段,光合代谢的中间产物氨基酸在体内堆积,从而形成高氨基酸为品质特征的优秀感官品质,是绿茶品质提升的重要因素。主要代表品种有‘瑞雪1号’等。
瑞雪1号
树姿直立,分枝中等,树势强,抗寒能力强,白化叶抗日灼能力弱;小叶、早生种,花型大、花量中等,结实多。芽体小,一芽一叶百芽重11.2g,产量中等,适制绿茶,干茶黄亮、叶底雪白,感官品质优,氨基酸最高9.4%。适宜茶叶、园林绿化、鲜花栽培、茶籽(果)生产。
▲白色系茶‘瑞雪1号
02黄色系
黄色形成原理与白色系基本一致。相比于白色系,黄色系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比重相对较高,叶色色阶比白色丰富。按黄色程度分,有黄白、金黄、黄色、浅黄、嫩黄、黄绿等。与白色系相似,白化(或称黄化,即黄色白化)程度越高,颜色越黄,生命力越弱。黄色系黄化表达往往依赖于光照诱导,随光照强弱表现出不同的黄化程度;在新梢黄化阶段,光合代谢的中间产物氨基酸在体内堆积,从而形成茶叶的独特外观和优秀内在品质。主要代表品种有早生种‘黄金芽’、晚生种‘御金香’和特早生种‘黄金甲’等。
黄金芽
树姿半开张,生长势中,分枝密度密;小叶类,早生种,花量多,结实小;芽小少毫,一芽一叶百芽重9.9g,产量高,幼龄期抗日灼能力弱;适制绿茶、红茶、黄茶;绿茶“三黄”(干茶、汤色、叶底),感官品质优,氨基酸最高7.1%。适宜茶叶、园林绿化、鲜花栽培、茶籽(果)生产。
▲黄色系茶‘黄金芽’
御金香
树姿直立,分枝中等,树势强,抗日灼能力强;中叶、中生种,花型中、花量中,结实多;芽体粗壮多毫,一芽一叶百芽重14.1g,产量高,适制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铁观音茶);绿茶“三黄”(干茶、汤色、叶底),感官品质优,氨基酸最高8.0%。适宜茶叶、园林绿化、鲜花栽培、茶籽(果)生产。
▲黄色系茶‘御金香’
黄金甲
树姿直立,分枝中等,树势强,抗日灼能力较弱。早生、中叶种,花型大、花量中等,结实少;一芽一叶百芽重10.8g,产量中等偏上,适制绿茶、红茶、黄茶;绿茶“三黄”(干茶、汤色、叶底),感官品质优,氨基酸最高9.4%。适宜茶叶、鲜花栽培、园林绿化应用,不适合茶籽(果)生产。
▲黄色系茶‘黄金甲’
03
橙色系
橙色系是兼有白化、紫化性状的一类茶树。色素层面分析,是因叶绿素减少前提下,由类胡萝卜素的黄色主导、花青素的红色参与叠加而形成橙色。这类种质因三大色素占比不同,而呈现出橙黄色、浅咖啡色、朱砂色、橙红色、深橙色等叶色变化。与黄色系茶树比较,橙色系茶树的区别主要是紫化性状表达的强弱,紫化占比越少,越向黄色靠近,茶叶品质、生长习性等种质性状也越接近黄色系茶树。主要代表品种有‘金川红妃’。
金川红妃
树姿直立,分枝较稀,树势强,抗逆能力强;小叶、特早生种,花型小、花量中,结实少。一芽一叶百芽重14.0g,产量中等,适制绿茶、红茶、黄茶,品质趋于“三黄”,感官品质优,氨基酸最高5.5%。适宜茶叶、园林绿化,也可作鲜花栽培和茶籽(果)生产。
▲橙色系茶‘金川红妃’
04
红色系
红色系也是兼有白化、紫化性状的一类茶树,但总体是以紫化为主导、白化参与的色系。随着白化性状减退、紫化性状增加,叶绿素含量上升,花青素含量则大幅增加,红色程度由明快的色泽向深沉的红色发展。表现出橙红色、大红色、鲜红色、梅红色等非连续色阶的叶色。同时,随着紫化占比上升,茶叶品质趋向丰富,生长态势趋向强盛。红色系茶树往往同时具有较高花青素和氨基酸含量、感官品质十分甘鲜。主要代表品种有‘虞舜红’‘红韵1号’‘红韵2号’等。
虞舜红
树姿半开张,分枝紧密,树势中等,抗逆能力强;小叶、早生种,花型小、花量中,结实少。一芽一叶百芽重10.1g,产量中等偏上,适制绿茶、红茶、白茶,绿茶外形乌绿,感官品质独特,花青素含量7.8mg/g。适宜茶叶、园林绿化,也可作鲜花栽培和茶籽(果)生产。
▲红色系茶‘虞舜红’
05
紫色系
具有紫化性状的一类茶树,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绿色系相近,花青素含量高,叶色呈紫色的一类茶树。因花青素各类和含量的不同,呈现出紫红色、紫色、深紫色、紫褐色、柴灰色等叶色。这类茶往往体现出花青素的品质特征,人们从‘紫娟’‘紫芽茶’等几个传统紫茶品质的认知中,紫色茶均有滋味苦涩不堪的感官特征,因此在当代名优绿茶发展大潮中被抛弃。但研究表明,通过栽培、加工等技术创新或选育适制新品种,均能获得紫色茶的优秀滋味和香气。主要代表品种有‘四明紫霞’。
四明紫霞
灌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紧密,树势中等,抗逆能力强;小叶、晚生种,花型小、花量中,结实少。一芽一叶百芽重11.1g,产量高,花青素含量9.1mg/g;适制红茶、绿茶等,绿茶外形乌绿,感官品质独特。适宜茶叶、园林绿化,也可作鲜花栽培,不适宜茶籽(果)生产。
▲紫色系茶‘四明紫霞’
06
黑色系
指叶绿素含量与常规绿色系茶树相近、花青素含量高或因叶绿素与花青素叠加而黑色或近黑色的一类茶树。其主要颜色有紫黑色、黑色、灰黑色、黑褐色等,这类茶树的滋味等内质往往与紫化茶相似,也有可能与常规绿色茶树相似,而生长习性总体表现强势,适栽性良好。主要代表品种有‘千秋墨’等。
千秋墨
树姿直立,生长势强,小叶类,早生种。宁波地区春茶一芽一叶期一般在3月底;新梢发芽密度中,茸毛少,持嫩性强;一芽一叶百芽重11.2g,产量高,花青素含量11.54mg/g。适制白茶、红茶、绿茶。白茶花蜜香浓郁,滋味甘;红茶花果香明显;烘青绿茶干茶乌墨,汤色微紫,叶底黛青,香气清高,滋味醇爽。抗寒性强,抗旱性强。
▲黑色系茶‘千秋墨’
07
复色系
由绿色、白化色或紫化颜色的其中两类或三类共同构成且色块分界明显或不同季节出现两种以上非绿色茶片的种质。这类种质的叶色依赖生态诱导产生,往往由主要颜色决定所属品系的感官品质,而当叶色形成为生态不敏型时,往往没有特异感官品质的出现,更多地适合在园林上应用。主要代表品种有‘金玉满堂’。
金玉满堂
白绿复色系茶,树姿开张,分枝中等,树势中等,抗日灼能力弱;小叶、晚生种,花型中、花量中等,结实少。采制绿茶与常规品种无异,无特色优势。不适宜茶叶栽培和茶籽(果)生产,但适宜园林绿化应用和鲜花栽培应用。
▲复色系茶‘金玉满堂’
王开荣
作者简介
浙江余姚人,硕士,宁波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工程师。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王开荣,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